2024年7月19日中午13时许,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门诊诊疗中,突然遭到一男子持刀伤害,致多处严重损伤。事发后,院方第一时间组织多方专家联合救治,李晟医生终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2024年7月19日21时许不幸去世。
7月20日凌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方发文《沉痛悼念李晟医生》。同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对李晟医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对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严重违法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伤医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医疗服务秩序,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零容忍!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公开报道的伤医事件就超过400起,其中数十起案件致医生死亡。暴力伤医事件的频发,严重威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而医院的应对措施还有很大的优化及思考空间。本文从工程技术、管理措施、个人防护和应急处置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旨在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同时降低事件的伤害程度。
一、工程技术措施
近年来,为提升就医体验和工作效率,诊室动线设计更偏向诊疗作业与患者就诊体验。为给应急逃生提供更好的保障,建议医院及时优化室内动线,优先考虑环形动线或者双出入口,以便于在紧急情况下有更好的逃生路径。
二、管理措施
01 入口安全检查
在医院各入口处安装X光安检机、测温安检门、液体安全检测仪、手持金属探测器(复检)、违规物品暂存柜、防爆罐毯、反恐8件套等安全设备,更重要的是规范执行安检作业,才能有效阻止管制刀具及危险品进入医院。
02 报警求助设备
隐蔽式可视报警按钮:安装于桌面下,触发报警后,控制室可及时收到现场音视频信息,保留证据的同时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准确启动对应措施。
移动报警卡:随身携带,触发报警后,控制室可以收到精确的报警位置,并联动周边监控,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准确启动对应措施。
03 重点人员布控和追踪
利用安防监控系统和人脸识别技术,对重点人员和敏感行为进行识别,提高安全管理的精确性。
04 就诊秩序管控
在诊室内避免室内排队,保护患者隐私,同时畅通生命通道;在诊室外控制人员密度,候诊区限流,并根据人流量设立治安专岗以及增加巡逻岗。
05 事件的闭环管理
医患矛盾事件分级管理,强化多部门联动,做到关注追踪与情绪安抚,进而实现安全相关事件管理,根据事件情况,进行动态的风险管控,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医院生产安全管理应抓紧三年行动机会,实现理论、能力、方法全面进步。
三、个体防护措施
面对潜在的暴力伤医事件,除了医院的安全管理措施,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同样不可忽视。希望通过这些个体防护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医护人员在面对暴力事件时的伤害,保障人身安全。
01 防暴喷雾
防暴喷雾具有小巧便携、刺激性强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使对方失去行为能力,为医护人员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或求助时间。
02 防割隔热布料
采用如芳纶纤维或Cut-Tex® PRO等高强材料制成的防护服,不仅能有效防止割伤和刺伤,还能在紧急逃生时提供额外的防火保护,减少烧伤风险。
03 防暴器材8件套
包括盾牌、防刺衣、头盔、橡胶棍、防割手套、强光手电、钢叉和脚叉等装备。专业的防护和控制工具能够在面对暴力行为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和控制手段。
四、应急处置措施
对医院各独立安防子系统进行高级集成,同时建设指挥调度功能,减少警情处置中的多系统人工操作,通过自动联动提高整体作业效率,辅助以牵引式预案和融合通讯,实现应急指挥调度的快速确警、精准调度和高效处置。
希望以上针对暴力伤医事件的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能够为医院安全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并为医护人员的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作为一家聚焦医院智慧管理运营的平台型科技服务公司,天溯精心打造综合安全场景,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力量,不断推动医疗环境的改善和医疗安全的提升。
在行业传统建设的基础上,天溯基于数字底座打造综合安全场景,深化预防和应急,全面覆盖业务流程。应急方面,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提供直观的指挥资源视图,便捷的交互界面以及人性化的辅助指引,显著提升应对紧急情况的指挥效率和准确性。预防方面,以行业先进的动态风险数据模型为核心,打通PDCA循环,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库,实现风险控制要素的全面追踪,事件与安全模型的持续优化,构建出一套及时有效的预防机制。
同时,综合安全场景结合了天溯在医院机电设备安全和后勤管理业务方面的深厚积累,为医院打造覆盖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整体体系,为医院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天溯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赋能医院安全,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工作环境。我们也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医疗环境的和谐与安全,共筑医疗行业的坚实防线,为医疗安全贡献每一份力量!
- END -